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
近几年,“生酮饮食”这一观点活跃在有意控制体重的人群中。有声音称,吃了“生酮饮食”可以很快降低体重,但也有很多人担心长期“生酮饮食”会对健康有危害。
7月4日,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表示,不推荐普通人群利用“生酮饮食”减肥。
她介绍,“生酮饮食”原本在医学上是适用于特定的人群,如难治性癫痫病人的营养治疗方式,并且在严密的医学监督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适用。普通人如果长期采用“生酮饮食”这种方式来减肥存在一定健康风险。
“生酮饮食”指高脂肪、中量的蛋白质和极低的碳水化合物的饮食,最核心的特点就是碳水化合物极低,并同时摄入大量的脂肪甚至饱和脂肪。生酮指的是消耗脂肪、产生能量的同时产生酮体的过程。生酮减肥的本质就是身体通过消耗脂肪来提供能量,从而起到减脂、减肥的目的。
“短期内我们可以通过‘生酮饮食’有一定的减肥作用。但是长期,比如超过1-2年效果就不显著,甚至还会有明显的危害。”
方海琴解释,在“生酮饮食”期间,人体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,机体开始分解脂肪,产生酮体,依靠酮体供能,酮体的积聚会使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,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。而且在“生酮饮食”的模式下,蔬菜、水果、谷物等摄入较少,会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,甚至营养失衡。因此不建议普通人群将“生酮饮食”作为减肥方式。
【来源:爱济南新闻客户端】